“弄潮兒”與“守藝人”在這里相互對照、啟發,商業與文化在這里相互融合、映襯——
蘇州十全街能否比肩上海安福路
□蘇報記者 韓麗媛 實習生 高雨涵 范紫英 凌睿鴻
在古城生長的十全街意外走紅。
“三年裝修了三次,就是為了跟上整條街的節奏。”坐落于十全街的蘇州傳統餐飲品牌半月齋負責人汪濤說。疫情期間,十全街意外火爆,與上海的安福路一樣,成為一條“網紅”街。如今,小紅書上的十全街相關話題還在不斷發酵,筆記數量達200萬條。
2020年,自從Monkey king、手打檸檬茶等“弄潮兒”入駐十全街后,鯰魚效應的開關打開了,隨之帶來的不僅是消費者畫像的變化,還直接催生了街上傳統“守藝人”的被動演進,半月齋一邊汲取“網紅”街帶來的紅利,一邊又小心翼翼恪守著原本的特質。
年輕力量涌入
新舊元素對撞
粉墻黛瓦、水街相鄰的十全街是典型的商文旅一條街,周邊遍布歷史建筑與文化景點,與上海的安福路相似,原本是外賓和老蘇州人的天下,而如今是年輕人的打卡地,高顏值、高流量的網紅經濟讓十全街活力迸發。據統計,目前十全街上咖啡飲品、甜點面包、藝術空間等潮流店鋪增多,沿街共有店鋪600余家。
一到周末,只有窄窄一扇門的Monkey king泰國餐廳排隊至少要半個小時以上。據店長陳先生介紹,從2020年入駐后生意就開始火爆。“以前老蘇州和外國人經常來十全街逛逛,這兩年小年輕明顯多了。”家住十全街二郎巷社區40年的陳大蓉說。在西交利物浦大學學生黃宇軒的印象中,2021年來這邊的老鯊魚披薩店吃飯還不用排隊,結果去年6月感覺這邊火了。“上次是周末下午5點鐘去的,還等位一個小時左右,街上趕時髦的年輕人明顯比以前多,披薩店也向外拓展了。”
“2020年原本想搬到園區去,后來發現十全街開始人氣看漲,所以留了下來。”汪濤說。在十全街的西部,擁有船點等非遺小吃的半月齋一直與時俱進,為新的客群調整店內布局和產品思路。汪濤說,起初店內堂食打得火熱,一樓和二樓都是作為客人用餐區域??墒请S著年輕人流增加,參觀的需求變多。“很多年輕人會出于好奇想進來看看,但是如果都是用餐區就會影響觀感。”汪濤說變就變,把一樓大廳改造成糕點零售區,給足年輕人“逛一逛”的空間。不過,光有空間還不夠,產品也得引人駐足。“現在的年輕人喜歡拍照打卡,糕點的包裝造型設計和文案也改得新潮一點,這樣也能吸引一些外地游客。”近期,半月齋還與文廟合作,積極探索聯合創作文創產品。
雙聯音像店最近新入了一批韓國偶像天團的專輯,這在以前沒有先例。“以往都是老顧客,喜歡的歌手大多是周杰倫、林俊杰之類,現在有些00后顧客喜歡韓國的明星,買了專輯收藏。”經營者汪亮說,在十全街經營音像店已經20年,除了演唱會等特定節點外,店里的生意一向維持不溫不火的狀態。而這一次,汪亮體會到了十全街熱鬧后帶來的“甜頭”,最近店里的進貨量也大了起來。“雖然很多游客只是看了小紅書過來打卡,但是作為潛在客戶,有可能下一次就會產生購買行為。”汪亮說。今年以來,雙聯音像店的營業額節節攀升。
有著“園林酒店”美譽的南園賓館也不甘落伍。近日,南園賓館聯合蘇州非遺辦打造“憶·江南工坊”文化品牌,開設系列主題文化體驗課程,包括昆曲、評彈等文化鑒賞課,小方糕、定勝糕等美食品鑒課,營造教、學、玩、游立體式研學體驗,讓市民和游客在賓館里感受獨具魅力的蘇式生活。
網紅講“相對論”
好品質才立得久
風水輪流轉,傳統的也曾是現代的,只有在潮流中保持穩定的內核才能經久不衰,十全街的一些店鋪深知這個道理。
陳大蓉一直愛吃蘇州老牌的祥鑫雞爪,退休后學會了網購。她認為,“祥鑫雞爪屬于‘老網紅’,品質有保障。”95后徐子森一個人從上海來蘇州玩,特地跑到十全街的近水樓買了兩份松糕和一份釀團。“在小紅書上看到了推薦,帶回去給同事們嘗一嘗。”徐子森說。
網紅也分新舊,在經過歲月打磨后,一些店憑借過硬的手藝和口碑實現經典長存。“撐過疫情還能好好活著的,一定是好店。”在十全街落戶5年的國蘭藝術館館主七七這樣定義“網紅”店。店里從一樓到三樓裝修簡樸,移步換景。“這個季節的劍蘭開得很好,這個是以李漁《閑情偶寄》為靈感創作的盆景。”提及作品,七七滔滔不絕。今年以來,國蘭館為滄浪亭等提供造景服務,幾乎月月有這樣的生意找上門。為了進一步了解蘭花的生長習性,創作有內涵的盆景,她把《長物志》《魯班經》放在案頭。幾年時間不斷創作,專利盆景的招牌積累成兩本厚厚的書冊。精品也吸引了不少來自香港、澳門、西班牙等地的客戶前來購買。“開店以來價格一直沒變過,每一個盆景都是手工制作的,一年下來可以賣個幾千盆。”在七七看來,蘇州人自古愛蘭,蘭花某種程度上代表江南人的品格。“我們也不想做短平快的內容,還是想踏踏實實做好精品,把蘭花文化傳遞出去。”
最初點燃早C晚A潮流(白天咖啡,晚上賣酒)的“解藥咖啡”也曾是疫情期間十全街的“頂流”,一天賣出幾百杯,自創一種年輕人的解壓方式。如今,在十全街上,解藥仍然立于十全街咖啡品牌前三名,客戶黏性依舊很高。店主何何告訴記者,“做咖啡其實是數學題+化學題,更偏向于理科思維,并不只是大家看上去好看,如果只追求好看,但是濃縮不及格,會影響咖啡風味。”目前解藥咖啡店內的主創人員全部都是Q grader(國際咖啡品鑒師),咖啡豆都是堅持自行烘焙。今年解藥還受邀成為陸家嘴咖啡節城市漫游的合作伙伴,推出的特調《碧螺小春》在咖啡節上熱銷。
年輕人看重顏值,同樣在意品質。曾經在十全街工作的95后王雪瑤常常光顧街上的咖啡店。在她看來,相比一年前,雖然街上的咖啡店多了,但是有品質的依然還是那幾家。黃宇軒坦言:“我覺得在網絡推銷的同時一定要注重店鋪產品的品質,特別是食品的質量,當時去了幾家網紅店,確實是有踩雷的,所以希望商家做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宣傳,不要過度宣傳。”
雖然整體上十全街熱度居高不下,但最近也有跟風者折戟在此的案例。近年來遍地開花的手打檸檬茶店開始有店家因店租較高、利潤較低而退出。此外,尚食盧記燒餅店去年排長隊的現象也不復存在,對面又來了新的同類競爭者。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十全街上的咖啡店有82家、面包甜點店71家,同質化競爭日益白熱化,后來者如何錯位經營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
內涵接力潮流
馬路IP正崛起
和上海的安福路一樣,十全街如何把消費者新鮮的注意力轉化到更多本身的內涵上來,讓熱度持久是一項重要任務。
蘇州十全街能否比肩上海安福路,成長為一個馬路IP呢?
去年8月,雙塔街道聯合相關管理部門和十全街代表商家成立了共建共享共治的十全街經濟聯盟,形成凡事好商量局面。“以前沒處發聲的有地方發聲了,微信群里吼一下,立刻有人響應,效率高多了。”聯盟成員汪濤對此十分滿意。據悉,這個聯盟已經為十全街店招設計和十全街IP形象設計提供了許多寶貴建議。經過聯盟商討,十全街還實行了柔性執法,商家在安全范圍內允許自行設計店招。如今走在十全街上,古老的梧桐樹下有薄荷綠、復古藍、歐式極簡的店招,透露出小清新、超時尚的多元氛圍。
記者獲悉,目前,十全街經濟聯盟成員單位有35家,既有同得興面館等老字號掌柜,也有網紅主理人麻雀咖啡、解藥咖啡、紅樓果汁等。“聯盟主要是聯系各商鋪,了解商家的需要和十全街商業動態,更好地為十全街商家服務,”雙塔街道文化站站長季趙量高興地說,“十全街周邊不僅有滄浪亭、網師園兩處世界文化遺產,還有蘇州織造署舊址、顏文樑紀念館、葉圣陶故居、沈德潛故居等文化景點,我們要積極發揮聯盟組織矩陣的優勢,打造‘漫步十全 悅享古城’商文旅消費品牌。”
日前,為進一步提升商業街區活力,雙塔街道還與公交公司達成合作意向,啟動了“十全十美”專線,串聯起鳳凰街、烏鵲橋、平橋直街、滄浪亭、網師園等多個站點,同時推出“十全十美、美美與共”精品citywalk,將十全街霓美術館、無二空間、迪樸空間串聯起來,打造雙塔文旅高端線路,持續增加十全街熱度。“接下來還會有街區專屬IP發布,希望把這條街打造成潮流與經典完美融合、消費者來了就不想走的商業街。”季趙量說。
本篇文章共有1頁 當前為第 1 頁
回到
頂部